我不反对基于别的动作做Quicker动作的开发和改进,但是很多一样思路很类似的东西,出于礼貌和尊重最好需要注释说明来源。
不说较为通用的截图解释,截图翻译。AI OCR, 截图输入,截图Debug是不是都是源于QuickerGPT?
QuickerGPT - 动作信息 - Quicker
抱歉,是我考虑不周,疏忽了其他思路提供者们的感受!(动作介绍末尾已添加参考说明)
这款AI动作确实汇集了全Quicker AI动作的思路,从最初的动作框架构想到的实践落地,时间跨越的两三月的时间,也耗费了我很多的精力,时间久到让我认为产生了一种理所应当的错觉,以至于没怎么想过在动作介绍里添加参考源,在这里再次说一声"抱歉,是我疏忽了!"
AI动作的截图功能我很早就想添加了,只是上一个动作Kimi官方api不支持标准的OpenAI框架,所以也想法就一直搁浅了,也一直是我的AI动作的一个遗憾。
书接上文,截图方面的功能和相应的 AI 角色选角,确实参考了QuickerGPT动作的思路;MD渲染功能的优化我也和 @duzh大佬有过讨论,但我的优化重点不是公式渲染,所以后续也就各自发展优化了,这个MD渲染功能也花费了我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才达到了当前的效果。
至于AI回答结束后自动开启MD渲染这一个功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当时是梳理了三种展示形式:提示消息、文本窗口、MD渲染窗口,再结合内置角色的可能的回答结果风格,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力求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才有了如今的白名单机制功能。
(tip:下图是我编写动作的主要构思过程)
两位都是高人! 小弟敬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