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er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软件,是可以作为客户端存在,但是ai时代来临时应该更多封装大模型周边组件。dify和n8n的画布式拖拽的方案其实也非常适合quicker,quicker是单列展示,也是组件化。
可能quicker就是弱在了多端同步上,手机上就没有更好的体验。当然quicker是和windows系统高度集成的,没有底层api调用也没多大意思。
博主也是一个很好的引子。
当然,手动编辑也不是未来的趋势,引入类似cursor的智能助手才能真正提高用户体验,都是瞎聊。
目前我的使用方式是将quicker作为非常好的切入点,后端服务在n8n上做云端自动化,本地编辑用cursor生成代码来实现逻辑,并放到quicker来管理启动脚本,比docker和pm2还方便。很多api都封装到搜索框中,搜索短语+搜索内容一键直达。
期待你的分享,最近太忙了还没时间仔细研究,觉得很有意思
自己一直在想能不能给没有编程基础的人速度用上自己定制化的东西。
确实,在做的时候,觉得这种可以降低门槛,但是仔细再想想和周边完全不会编程的人推荐Quicker,其实要自己摸明白如何自己开发一个简单的动作,难度不小于学会一些基础的语言编程。
反倒是ai时代,这种直接写代码的做法还更符合新手,因为里面的逻辑关系,AI能够较好的进行理解了。对于入门者来说,反而可能Cursor是一个更有用的东西。目前我自己写文章、代码基本上all in cursor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为未来的傻瓜化趋势方面,我现在更倾向于 MCP这一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