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特地说一下"公文排版"的标题呢?这是因为党政公文格式国标中除明确了文章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和四级标题外,对其他的情况并没有进行说明。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稿件中涉及的标题可能会超过这些范围,因此,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我对标题进行了一些扩展,增加了一些国标中没有规定的标题设定。下面,我们开始吧!(党政公文格式国标中已经明确的文章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和四级标题,我就不再说明了)
在"公文排版参数选项"中有如下新增的标题类型,我们逐个细说:
一是以"——"开头且没有标点符号的段落;
二是段落是"(时间)":时间可以是yyyy年MM月dd日,也可以是yyyy年MM月,在其后还可以跟随地点(需用","或者空格与时间分开);
三是单位/职务/姓名:单位、职务、姓名可分别省略,即:单位,单位+姓名,单位+职务+姓名,姓名。(姓名需用空格与单位职务分开)
需要注意的是:
(1)文章副标题只有在设置成"讲稿汇报模式"时才会识别(参见:关于公文各要素的识别)。
(2)动作会判断4字以内的文字为姓名(空格也算1个字),这样会造成与4字文章标题混淆,所以文章标题尽量要在4字以上。的确无法添加文字的,可在文章标题中间添加空格,使之超过4个字符。
(3)文章副标题的字体字号是可以修改的,但必须居中排列(当然,如果你掌握了自定义规则文件,也可以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之类的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否则会将整个段落识别为五级标题。
需要注意的是:
(1)需要切换到"识别条款样式",才能识别章/节/条标题;
(2)在"识别条款样式"下,公文排版涉及标题识别时,不会识别其他各级标题。这是因为规章中常会使用"(一)"来标注条款,这并不适合用标题的方式进行标注。
这是因为到十以后,问题会很多,比如:十一是我们的国庆日,这里"十一是"并不是子标题,很难判断。
这里还有一个特殊选项(见文章第二张图的绿框部分):段落内子标题整句识别。
选中此项后可以识别以"一是"开头、以"。"结尾的整个句子。但一般情况下,用"一是"做子标题时,多数应该用","或者";"来分隔(因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该用分号)。所以,如果选中整句识别,一定要保证以"。"来结束子标题的句子,否则就会整片识别为子标题。
针对括号内的文字,在"公文排版"动作中其实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1. 段落以"("开始、以")"结束的处理方式有:
一是括号内是日期,按照文章副标题来处理;
二是在发文日期之后、文章标题之前的第一个括号内有汉字的内容,会按照公文附注来处理,比如:(此件公开发布)(发至局级)等等;
三是在文章标题之后、发文日期之前的括号内有汉字的内容,会按照注释来处理(居中),如下图:
看上去是不是和文章副标题中时间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如果你看一下它们的字号就知道了,文章副标题的字号默认是小二号,而这个注释是按照公文正文字号(默认是三号)来设置的。
2. 在段落内的括号内有汉字的,会当做补充式的说明文字来处理,比如:时间段(3月1日至3月15日)、分工(责任单位:发改委)等。缺点是在书名号内的括号内的文字也会按照说明文字来处理(如上图中的"(修正案)"),有时不一定合适。(虽然可以用代码重新识别一下,但是效率有些低,暂不考虑了)
3. 括号内如果没有汉字(只有英文或者数字)的,不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