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 此动作选择睡眠时间会点击此按钮可以消除两个睡眠块之间有 10 分钟的小间隙
模型计算控件(它在当前睡眠数据上重新计算昼夜规律(苏醒,小睡,睡眠),建立你的睡眠时间模型)。 - 我个人用此动作来看水色圆点计划小睡时间。看睡眠和学习时间图表的蓝线 计划入睡时间,由于我不控制苏醒时间来保证足够的睡眠所以我不常看红线来预测苏醒时间。睡眠数据可以被Supermem的学习算法使用但不是必须的。
- 以下文章是我当下的睡眠图表的经验分享,授权所有非盈利目的的分享
睡眠和学习时间图表
睡眠块
- 睡眠块标记为蓝色。红色的学习块。白色的清醒块
被鼠标选定的睡眠块将变为黄色。其长度length显示在底部。 - 颜色从蓝色渗入粉红色的睡眠块表示睡眠中断(例如,有闹钟)。
标记睡眠中断用鼠标右键时间块点菜单强制清醒或快捷键CTRL+A - 颜色从黑色变为蓝色的睡眠块标志着睡眠延迟(例如由于刷剧娱乐到晚而晚睡
或刷sm上头忘睡之类的)。
标记睡眠中断用鼠标右键时间块点菜单或快捷键CTRL+D
睡眠图表的彩线是什么
- 蓝线表示入睡时间。最佳入睡时间因人而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佳就寝时间在醒来后的 16-20 小时范围内。
红线表示预测的苏醒时间。这条线粗略地反映了维持睡眠的能力,即最长的睡眠发作发生在主观夜晚。睡眠的平均时长显示在左侧垂直轴上
- 黄色连续线显示使用相位响应曲线模型预测昼夜节律嗜睡的最大值(昼夜节律半夜高峰)。从理论上讲黄线应该大致位于蓝线和红线之间的中间。
睡眠模式的中断严重时,黄色连续线可能会很发散:
这也导致很难构建被混乱的完美匹配睡眠行为的 SleepChart 模型,模型预测的苏醒时间和睡眠时间会与实际睡眠差异很大
- 各个日期的总学习时间显示在右侧文本括号里。
- 水色圆点指向预测的白天醒意下降(即小睡可能最有成效的时间)。
- 亮绿垂直线
双组分睡眠模型
双组分睡眠模型关于醒意的稳态和昼夜节律状态的预测。
按住 Shift 或 Ctrl 单击睡眠日志,CTRL + P
- 横轴表示时间。
- 蓝色方块显示实际的睡眠时间。
- 水色线预测了 24 小时昼夜节律和困意。它的峰值就是最佳午睡时间水色圆点
- 绿线是稳态困意的反面,可以解释为稳态醒意。
在清醒期间呈指数下降(白色背景)通过慢波睡眠(黑色背景)迅速恢复
- 黄色垂直线表示昼夜节律深度睡眠的预测。深度睡眠计算是在相位响应曲线模型的帮助下完成的(与早期版本的SleepChart中使用的统计模型相反)。褪黑激素的分泌在夜间达到高峰,在白天退潮,其存在提供了有关夜间长度的信息。
- 红线显示由此产生的醒意(峰值最适合学习,山谷最适合睡眠)。
- 垂直紫红色线 = 标记第 24 小时(即一天结束/新一天的开始)
昼夜节律图
在点击此按钮后会切换睡眠数据到睡眠块重复数据
点击此按钮可以消除两个睡眠块之间有 10 分钟的小间隙
点击按钮后从绝对时段切换到相关时段
是我常用的模式:
- 左纵轴 = 睡眠时长
- 右纵轴 = 在任意时间犯困的可能概率
- 水平轴 = 相对/绝对小时数。水平轴上的数字 0 是指清醒时间
- 蓝线 = 睡眠频率,越高越频繁,使用右垂直轴确定此线的值。
我的最高峰在水平轴的15,左纵轴的9~10,右纵轴的12.6%意思是我最有12.6%的概率在苏醒15小时后睡9~10小时。 - 蓝点=睡眠和学习时间图表中讨论过的睡眠块。
- 红线 = 平均睡眠时长。使用左纵轴确定此线的值。
- 绿线 = 将图形分为两部分:相位提前(右)和相位延迟(左)。
- 绿线与红线 的穿透点=“24小时最佳平衡睡眠周期”
图片中黄圈就是我的绿线与红线 的穿透点:
穿透点在水平轴的15,左纵轴的9,右纵轴的11.3%,意思是我有11.3%概率在苏醒15小时后按照“24小时最佳平衡睡眠周期”睡眠9小时
点击按钮后从绝对时段切换到相关时段后的图像
- 移动蓝线和红线。蓝线仍然表示“睡眠频率”,红线仍然表示“平均睡眠时长”
- 将水平轴从“清醒时间”切换到“时间点”。
- 删除绿线。不计算“24小时最佳平衡睡眠周期”
观察到蓝线顶峰的水平轴是数字3,右纵轴8.6%
意思是我有8.6%的睡眠在3:00
红线的左纵轴数字是7~6,右纵轴6.0%~5.1%
意思是我有6.0%~5.1%在3:00有7~6小时的睡眠时长
睡眠相移图
相移图显示睡眠相移程度(ASPS或DSPS)及其对一天中时间的依赖性,可用于查看给定特定自然清醒时间的预期就寝时间。
- 左纵轴是睡眠时间,横周是苏醒时间(24小时制)
- 蓝线显示对应苏醒时间(横轴)日期的就寝时间(纵轴)。
- 红线显示第二天的苏醒时间
- 紫色和淡蓝线表示小睡期的小睡时间和苏醒时间
- 红线从从图的原点开始,它会睡眠相位偏移人群的睡眠图表有明显的相移
(我由于DSPS,睡眠相位图的蓝线斜上红线 明显斜上) - 示例解读:
当我13~14点(横轴蓝线)苏醒,我会在明天的3~4点苏醒红线在21~22点紫色和淡蓝线小睡
清醒H
清醒(H)图使您可以直观地检查清醒期间回忆(和效率)如何下降。
0.1(小时)是考虑的最小睡眠块长度:(图表底部)
顶部显示的偏差参数告诉您所选近似曲线与数据的拟合优度(图中:负指数召回率曲线)。偏差越小,拟合越好。偏差计算为平方差平均值的平方根(如最小二乘法中使用的)。抑郁使用 R 将使用普通学生的 R 级相关性来估计回忆(由于计算速度缓慢,此处不使用从 DSR 模型派生的 R,如在“清醒 (C)”选项卡上)。这些相关的R数字可能与实际召回率不同
清醒C
小睡(打盹)
此图表可让您知道如果您的夜间时间缩短,您需要用小睡来补偿多少时间。
由于我只统计睡眠时间,小睡的时长与其他统计夜间和小睡人群差异大,参考价值较弱
蓝点大小反应可用睡眠数据大小,点越多绘图越精准
最佳午睡时间:在与4至8小时夜间睡眠相对应的最研究范围内,可以观察到近乎线性的关系,其中每小时失去的夜间睡眠需要20分钟的替代午睡时间。小睡似乎能有效补偿缺乏的睡眠
睡眠图表菜单
睡眠图表的主菜单提供了一些用于时间线文件管理和统计的命令。
- 文件
- 新建 - 创建新的睡眠/时间线文件.tim
- 打开 - 打开睡眠图表文件
- 保存 - 保存当前时间线文件.tim
- 另存为 - 以新名称保存当前时间线文件.tim
- 导入
- 睡眠图表文件 - 导入时间线文件以成为默认的睡眠图表文件
- Excel 文件 - 导入存储为 CSV 的睡眠数据
- 叠加 - 显示叠加在当前文件上的另一个睡眠图表文件
- 导出
- 睡眠时长数据 - 将睡眠时长数据导出为 CSV,并在文件中报告缺失的天数记录数
- 周期图数据 - 导出用于睡眠光谱傅里叶分析的数据
- 递归 PRC - 导出递归 PRC 数据以分析睡眠相移
- 检验
- 重复历史记录 - 将睡眠文件与重复历史记录进行比较以查找差异(例如,来自不同个人的文件)
- 块重叠 - 检查由于人为错误导致的睡眠块数据重叠
- 编辑:转到日期 - 转到数据中的特定日期
- 选项
- 年龄
- 婴儿 - 解释在昼夜节律周期发育之前(生命的前 6-10 个月)从小婴儿那里获取的数据
- 儿童 - 解释从 1-3 岁儿童获取的数据
- 成人 - 昼夜节律周期的默认成人分析(当使用混合儿童和成人模式的数据时,可以使用昼夜节律选项卡上的“从”和“到”选项限制分析范围)
- 统计信息 - 选择睡眠日志右侧显示的默认统计信息
- 合并 - 选择记忆效应图的显示形式
参考资料
- 睡眠图表 (supermemo.wiki)